什么是创作?什么是导演?什么是电影?电影大师们的答案竟然是…..

2018-11-22

怎样拍好一部电影?年轻导演如何出头?年轻导演的职业发展路径是怎样?年轻导演如何与观众沟通?如何看待年轻导演的电影?


在百度或者知乎输入这些问题,只需0.01秒就会出现上百条甚至上千条的回答。


然而,这些答案都不是特别管用。


带着这些存在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小编以“青葱”记者的身份,去“拜会”了几位电影大师和专业电影人,以及青年导演。向他们讨教如何成为一个导演和如何创作好一部电影的经验。他们的回答轻描淡写,却说的深刻透彻。


我们知道,战争中伤亡最惨的永远是新兵,因为没有心理经历,没有适应时间。


年轻人励志做导演亦是如此,不同的是,也许你没有心理经历,但你有适应时间。


而专业电影人给你们的答案,也许比你搜索出来的上千条回答,都管用。




王红卫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青葱计划理事长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著名编剧

编剧代表作:《无人区》


24.jpg


小编:如今的导演还需要门槛吗?

王红卫: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位置都应当是有一个“门槛”,门槛不是指学历和背景,是指“标准”,也就是你的实际能力。但这两年导演这个位置慢慢变的没有”门槛“了,加之这个行业发展迅猛跟资本的情况,就出现了很多不及格的电影,其中导演作为电影创作和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是需要负主要责任的。


小编:怎么筹划和拍摄自己的第一部长片?

王红卫:把自己的理念、个性、表达,尽量没有损耗、没有偏差的完整的表现出来,注重实际操作经验的积累,先从电影最基本的标准出发,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导演。至于投入产出比、票房回报,或者市场想要什么,那是下一部的事儿。


小编:如何避免创作上的主观或自说自话?

王红卫:自说自话不是自我表达,是你不考虑受众,你把你想的事通过电影再对自己说一遍是没有意义的,自说自话也不是只针对你的内容,更重要的还有你的手段,电影是用别人能够看到和理解的东西来传达你要告诉别人的东西。你要清楚的知道,他看这些东西得到的东西会带他去哪?那你对观众的理解就一定要高于他对自己的理解。


小编:市场该如何让年轻导演良性生长?

王红卫:对于青年导演,尤其是处女作,我们应当注意去保护的,和他们应当自己去努力维护的,恰恰是他们的作者性,这其实就是他的个性,也是一个青年导演最有价值的部分。作者性对于一个个体的导演和影片很重要,而在宏观上,也恰恰是给电影带来进步的重要生长点,如果得不到发现和保护,那电影作为一个文化行业和艺术门类,就会从根源上被掐死。


小编:电影是什么?

王红卫:1分的常识和理论,再加上99分的实践。




郑大圣

著名导演

导演代表作:《村戏》


25.jpg


小编:青年导演该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第一部作品?

郑大圣:处女作远不是遗作。一方面,处女作最不怕犯错误,电影语言的基石都是犯错犯出来的,错误里有新的可能。另一方面,我们首先要学会做自己最苛刻的批评人。我们应该对任何批评,比我们的监制或者老师都要更苛刻。没有任何人的任何一部电影是天生有理或者是应该被万众瞩目的。这个从来就没有过,电影史上没有任何导演的任何一部片子是这样的。


小编:如何让作品保持客观,找到表达和沟通的平衡点?

郑大圣:电影中的世界是“另一个世界”,我们自己总要先知道那是什么、怎样去到那里,先于观众、也先于我们的合作者,哪怕只早一分钟。很多时候,年轻导演容易把自己的第一部长片拍成一种放大了的短片。把想表达的全都给了出去。所以往往会长,看什么都舍不得,觉得自己每一秒都是最重要的。说到底还是觉得自己太重要了。


小编:有什么方法可以写出好的剧本?

郑大圣:向别人说故事的时候,如果能说着说着屁股离开了椅子,连说带比划,就说明我们代入了那故事中的情境;当我们描写一个场景,如果能将笔下的角色都“演”一遍,不管出声不出声,不管是带动了身体或是在脑子里预演,我们才能知道人物们究竟会怎样想、怎样反应、怎样行动,而不是我们驱遣他/她们。


小编:年轻导演在片场如何与演员交流?

郑大圣:演员是最没有安全感的动物。把任何人放在灯光和话筒的包裹下,我们每个人都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要站在他/她的对面去要求他。而是要让他/她知道我们是他/她的保护者、引领者,我们和他/她是在一起的。什么瞬间是他/她,什么瞬间是剧本里面的角色,演员不一定可以分得清楚,最有意思的往往是这瞬间的分不清楚,但又不是糊里糊涂糊在一起。好的表演是我知道我在演他/她,我沉浸在里头,但是又看着我自己。我们是陪护着演员、帮他/她掌眼的人。


小编:年轻导演和年轻观众在期待什么样的电影?

郑大圣:关心人,关心别人的情境,而不是一味的一己之私。关心人的电影,才跟我们有关联。




束焕

著名编剧、导演

编剧代表作:《泰囧》


26.jpg


小编:年轻导演第一部长片适合拍什么样的题材或类型?

束焕:一定要拍有客观评价体系的作品。不建议拍文艺片,文艺片需要思想深度,没有思想深度的话,拍出来只是肤浅简单的模仿。相反类型片、商业片,这个东西由于有客观评价体系。大家能够对你提供帮助,别人也知道什么好什么不好,对创作者的帮助会更大。


小编:年轻导演如何让自己的创作思维更全面?

束焕:类型要足够明确,要知道每个类型的票房天花板,找到天花板很重要,喜剧的天花板是20多亿,做到30亿就是爆款了。恐怖片的天花板只有5亿,突破5亿就是爆款,所以青年导演在创作的时候要想,我的天花板在哪里?我应该花多少钱来完成我的想法?没有这个思维,永远都是靠基金和赞助拍小制作的边缘人物。


小编:如何避免创作时陷入自我迷恋?

束焕:电影首先是叙事,叙事有模板,先按模板来,我会先要求青年导演给我一个经典的三段式的故事,如果是非线性叙事,也请他告诉我这个东西“像”哪部电影,我不接受纯粹的创新,因为这肯定意味着失控,形式是发现的,不是发明的,只要你的东西有模板,我都能帮他们建立起一个跟观众沟通的渠道,否则,这个东西大概率是推不下去的。


小编:面对当下的电影市场,年轻导演需要讨好观众吗?

束焕:年轻导演需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比如细腻的情感,人物塑造方面的特长等,风格上要有突出的东西。千万不要去刻意讨好观众,创作者应该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创作出好作品。而好作品的标准是客观的、稳定的。


小编:年轻导演可以效仿忻钰坤和文牧野吗?

束焕:他们本身就很优秀,作品也很成功。但并非标准模板,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很多商业片导演最早不是艺术院校高材生,而是骨灰级的影迷,学历只是工具,热爱+钻研+实干才是成功的必要三要素。




杨超

著名导演、编剧

导演代表作:《长江图》


27.jpg


小编:新导演有什么误区?

杨超:新导演一个最大的误区是他们的作品大部分全是文艺片,既不是纯艺术电影,也不是纯类型电影,它是一个软类型的状态。其次,他们觉得旧是不可以的,不愿意扣旧类型,可是他有没有足够的新,就导致一大批两种都不靠的东西。很多年轻导演以为自己在拍艺术片,其实是在做一个文艺片。而文艺片所需要的经验和阅历,恰恰是新导演最难具备的。


小编:新导演如何更有效的跟观众互动?

杨超:类型就是跟观众最有效的互动方式,你在海报和观众说这个是恐怖片,你要吓到我才行,要不然是欺诈我。类型要够“旧”,要扣准类型。比方说《中邪》,他有自己的精准定位,还做到了类型上的突破。市场上极度饥渴和缺少这种极端有个性的类型片。


小编:只有一小部分观众认可,拍电影这事儿还需要坚持吗?

杨超:创作当导演这个事儿特别难,特别逆天。所以你要是不想干,最终你也坚持不下去。真正干下去的人都是因为真喜欢。那真喜欢的前提就是,不管这件事儿是面对大量广泛观众的,还是面对少数观众的,都一样。归根结底,你有多热爱电影,在观影和拍摄中得到了多少快乐,决定了电影对你有多高的门槛。


小编:需要培养观众多看艺术电影吗?

杨超:不用,首先观众在类型片没有吃饱之前是绝对没有任何的义务和可能去看文艺片或者艺术片。你得先让人家把“饭”(类型片)吃饱了。等他对那种僵化的类型开始不满足,想看新东西的时候,自然会做选择。因为就是这种过程催生了世界上有文艺片,或者更进一步的艺术电影存在。所以我们根本没有必要替观众担心说,我们要不要引导一下观众,让他们去看这个更艺术的电影,不用。




刘开珞

著名制片人、监制、出品人/阿里文娱大优酷事业群副总裁


28.jpg


小编:年轻导演最容易犯的通病?

刘开珞:通常要表达的东西很多,恨不得把前二三十年他对于社会,对于人性的一些理解全放到一部电影,感觉好像自己一辈子就只拍一部电影,不太现实,还容易迷失。尤其是当电影只有90分钟叙事的时候,最终什么都表达不清楚。当你自己都不清楚你要什么的时候,你怎么让你的美术和演员去达到你想要的东西。


小编:导演和创作者必须要有角色上的转换。

刘开珞:有很多青年导演以往都是个人的创作经历,剧本也好,短片也好,可能一个小的组,10来人20来人做事情。你拍长片的时候不光是一个人创作,要带着一整个团队去实现你的想法。要让所有人知道你要做什么事情。去调动他们的能力、积极性和周边所有的资源帮助你实现所有想要的表达,这个是角色上的转换,从单独的创作者变成一个团队的领导者你才有机会。


小编:电影市场真正看重青年导演哪些方面?

刘开珞:特色、特长和更年轻化的切入点,比如,视听的特色,美学的风格,叙事的特长,表演控制的能力等。这些特长是让我们知道未来在跟他的合作上面,或者这个导演在长期发展上的一个明确方向。我们也仰仗青年导演对于世界认知的新视角和新的表达方式给我们开拓新边疆。


小编:市场和资方眼里的青年导演是什么样?

刘开珞:七八年前,青年导演跟我聊个人的感受和表达;三四年前,青年导演过来跟我聊宣传,聊市场发行,聊怎么组盘;最近的青年导演更多聊的是导演和观众的交流沟通方式。从这些就可以看到青年导演的变化,从单向个人表达开始,到市场泡沫期对于市场某一种妥协,再到现在希望在个人表达和市场之间找到平衡点,既把我们想说的东西讲出来,又能够让观众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能够看到。青年导演和整个市场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理性,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是越来越开心的。


小编:拍摄预算不够怎么办?

刘开珞:我们给青年导演的的投资确实有限,所以要求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但同时我们也尽量给青年导演充足的创作空间,不干涉创作本体。这样,他反而能把这些仅有的资源用到自己最想发挥和表现的地方。“成本越低越自由”。另外我们也建议青年导演在长片拍摄前,多尝试短片的创作,短片创作可以看作是对某一个情节某一个情感点的传递,也可以视为长片中某个段落的试验田。完成好短片的拍摄,既可以积累创作上的经验,也可以对预算做更好的管控。



唐高鹏

优秀青年导演

导演代表作:《未择之路》


29.jpg


小编:年轻导演的必备条件?

唐高鹏:首先要有强烈的表达欲,就像有人问格林厄姆·格林:“你为什么写作?”他说:“我长了一个疖子,那个脓包越来越大,我得把脓挤出来。”


小编:年轻导演和电影之间的羁绊?

唐高鹏:我觉得别把这电影当成特别艰难,特别苦大仇深,特别愤世嫉俗的事儿,那样的话其实很难坚持下去的。把它当做你的生命和生活的一个正常的部分,就像每天要呼吸、要吃饭,要坐车,以及旅行是一样的,你的表达,你的兴趣,总有有人倾听,总会有人来帮你。当你特别清晰和特别相信自己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就忽然变得挺顺利,我的感觉是这样的。一个电影短则两三年,长则十多年,如果你自己不相信它,那就是煎熬。


小编:年轻导演与市场需求的悖论?

唐高鹏:我觉得就跟我以前拍广告的那个悖论是一样的,拍广告最厉害的导演会拍汽车。但是如果你没有拍一个汽车广告,你就没有拍汽车广告的资格。所以它就是一个悖论。但市场天生就是这样,它对安全的要求就是经验。但年轻导演如果没有拍过长片也没有长片的经验,所以,你只能忠于你自己,你也没法把自己掰成一个你根本不是的人。


小编:电影是什么?

唐高鹏:电影是特别诚实的媒介,就是在电影院的灯光亮起来的时候,无论是美国人、巴西人还是西安人还是长沙人,我觉得那是人类特别共情的地方,也是电影奇妙的地方。所以我想说,这个过程当中,就是可以有一些打动自己的东西,这个东西没有办法假装,当你诚实面对自己的时候就可以诚实面对投资人、监制和合作伙伴。


小编:年轻导演如何面对失败?

唐高鹏:如果是你自己选择相信的东西,那就愿赌服输。就跟生活中其他的事儿一样,也许只是你表达的东西,认同的人少,市场不那么需要。但也比糊里糊涂做了一通无味的妥协最后失败要好。因为当一件事儿不能抱怨别人,只能怪自己的时候,就变得简单了。



程浩

第一届青葱计划学员导演

导演代表作:《零下布局》(拍摄当中)


11.jpg


小编:片场工作是成为一个导演和吸取电影养分的最佳教学场所?

程浩:你要做一盘炒饭,先要知道开火、热油,再炒、颠勺,当你觉得开火和颠勺对你来说不难的时候你才有可能把一盘炒饭做好。因为这是你在近距离和快速的接触一次工业化的流程,能让你知道导演是如何把想法精确执行到屏幕上,我就是执行导演出身。


小编:青年导演考虑观众要什么是扬短避长?

程浩:观众有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看什么电影,所以你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孩子精心打扮好,交给他们来评定。就像一个厨师,他可能永远都不清楚自己的食客想要吃什么?但他清楚自己必须要拿出最好的厨艺去做最好的食物。电影一样,你得知道,要给观众看的电影不该是浪费他们两小时的作品。


小编:觉得当下市场给青年导演的机会多吗?

程浩:从“青葱计划”出来之后,我也明白很多的事情,现在的中国电影环境应该是近几年是最好的,对青年导演的重视和扶持计划也多了起来。如果你有一部特别好的剧本和创意,他不太可能被埋没掉。虽然我们有很多青年导演扶持计划,但是没有那么多能扶持的青年导演。


小编:演员其实分为两种演员:一种是老天爷赏饭吃,一种是祖师爷赏饭吃。导演分吗?

程浩:有,但是导演毕竟不同于小说作者,他需要全方面的努力,和团队配合,需要别人托你。那天才当然有,这得承认人家确实天生就有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对于电影有他自己独特的理解。但这也并不能阻碍普通人经过努力也能成为导演这条路,比方说《看不见的客人》、《升级》这种电影,就属于我们普通人经过努力能拍出的电影。


导演就是一个为了拍电影而生的“动物”


为什么喜欢电影?为什么要拍电影?为什么要当导演?

这些对谈,这些答案,或许只能成为青年导演,或者更多想要成为导演的年轻人,搭乘的一部慢速列车。

就像为什么要当导演,为什么要拍电影?为什么有电影梦?

这个问题本身不复杂,回答起来也自然直率。

因为多数人从童年时代起就感到自己需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否则,就会不安和难受。

正如杨德昌的《一一》中,阿弟问洋洋:“你拍这个干嘛?”

洋洋回答说:“你自己看不到,我给你看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