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创新 内容厚重 力度独到 专访年度国产佳片《过春天》白雪导演

2018-11-23

“这是一部优秀的类型片,其独到的力度和新颖的题材引人入胜,令人信服,讲述了中国的当下和明天。”


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白雪导演的《过春天》包揽了费穆荣誉•最佳影片和费穆荣誉•最佳女演员两项荣誉,颁奖词如此说道。影片在平遥进行亚洲首映后,好评如潮,加映场依旧座无虚席。在北京电影学院展映期间,备受业内人士肯定。


61.jpg



《过春天》讲述了16岁的“单非”女孩佩佩,家住深圳,在香港上学,走上水客之路的冒险故事。影片展现的“单非”女孩,指的是父母一位香港身份,一位是深圳身份,拥有香港身份的佩佩和母亲一起居住在深圳,却只能在香港上学,每日奔波来回。




创作缘起


“《过春天》记录的是当下特殊时代里的跨境学童,佩佩是一个在时代中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全世界在高速的城市化中,都没有太强烈的归属感,在异国他乡的人们,或许都有这样的身份上的疏离感。”白雪在谈到创作《过春天》的影片意义时说道。


2009年起,白雪开始着手创作《过春天》的故事。为此,白雪两年间多次往返深圳和香港,写了一份三万字的笔记,拍摄了数百张的图片及影像资料。“每次回到深圳,在熟悉的环境里,看到的人,闻到湿润的空气,都会灵感爆发。”


在香港,白雪采访了很多身边的朋友,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解答。“每个人的认知都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如何判断细节的真实性,将故事建立在真实情感的基础上很重要。”



62.jpg



实地调查的过程中,白雪了解了水客生存的压力,也明白了海关工作的不易,影片亦由此展现出各个阶层人生活的不易,“片中的故事并不是我想当然的胡编乱造,每一个角度与细节,都是我对这些人真实的感受。”谈到影片厚重感的缘由时,白雪表示。


写剧本时,白雪严格按照美国罗伯特·麦基的《故事》剧作法进行创作,片中的每一幕都是按照剧情类型片在走。“佩佩第一次过海关是前二三十分钟,四十分钟时开始蒙太奇,再到第三幕的高潮,类型片的规律没必要打破。”


2016年的11月,白雪带着《过春天》初稿,参加第二届青葱计划,得到了青葱计划的导师郭俊立、张猛的一致认可。


白雪的青葱导师,亦是《过春天》的监制田壮壮表示:“对电影导演来说,对生活经历的独特感知,是铸就好作品的关键,《过春天》中主人公的经历是白雪通过大量的采访、调研编织出来的。她对电影很好的直觉,内外环境对她的打磨也带来了一些帮助,拍摄时整个团队的努力、心怀感激与担当,这些合在一起,完成了这部有诚意的影片。”



63.jpg



创作之路


《过春天》的主创多数是白雪的北影本科班同学,拍之前的剧本围读阶段,他们在一起就影片的创作进行了大量讨论,大家畅所欲言。


白雪开会时听着大家关于创作的争论,找她要个说法时,她抱着“谁都不能得罪的心理”,笑言:“我想想。”


该片的摄影师曾评价白雪:“她像海绵一样,吸收大家的观点。”


做一部好电影的决心与相似的电影观,让《过春天》的主创们总能够在创作上达到一致。


《过春天》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后,外媒便评价该片的视听语言非常新鲜与当代,有创新性,影片的摄影、剪辑、美术,均有着独特的创作方法。



64.jpg



片中佩佩过海关的画面,使用了三次定格剪辑,这也暗喻了佩佩的三次心理内部节奏变化,第一个是“what?”,第二个是“噢,原来可以这样”,第三个是“哦,No!”。


“这是剪辑师马修在视听上的突破,第一次看到时我也很惊讶,再看几遍时,你会发现这形成了一种风格,影片整体上呈现出很新很洒脱的气质。”白雪说。


故事的发生地主要是在香港与深圳,香港部分手持摄影居多,手持镜头带来的呼吸感加快了影片的节奏感体现出城市森林的拥挤与压迫感。深圳以静止为主,更为客观的展现人物更为乏味的精神状态。


声音方面,香港的画面声音与镜头贴的很近,深圳的声音较为空旷,影片创作的展现手法,均不留痕迹地藏在片中。


《过春天》中一些香港当地人吃饭讲话的戏份台词鲜活,极具生活化。创作剧本时,白雪会在剧本阶段设置好节奏点,但具体的台词与表演,会让演员在现场即兴发挥。即兴发挥最能考验导演功底,如果对戏的认知不明确,非常影响影片节奏,白雪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每场戏最重要的是抓住戏核,其他的可以由演员再发挥。我不是香港本地的水客人,有些当地很有特色的俚语我也没法写出来,但我会在剧中写到关键点,也让演员有自己发挥的空间。”



65.jpg

白雪导演在平遥影展


主演黄尧是刚毕业一年多的新人演员,白雪坚持使用同期录音,要求黄尧用自己的声音去做表演,“能找到黄尧很幸运,她在某一方面也成就了这部电影,她是很内秀的演员,想法也很多。现场拍戏时,你会发现她的光彩全出来了。”




对人的关照


从小喜欢文艺的白雪,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本科班。北影入学第一天,老师直言:不要以为考上北影导演系,就能当导演。


2007年,白雪毕业时,国内电影行业正值转型阶段,网剧仍未发展,拍摄电视电影的机会也很少,白雪偶尔在一些话剧中担任副导演,却一直没有机会拍长片电影。踌躇、纠结、抑郁、焦虑,一度成为她毕业几年生活的主题词。


6年的时间里,白雪在事业上停滞不前,生活上迅速推进,结婚生子,加强自己对人的“关照”。那时的白雪抱有怀才不遇的想法,回望当年,她以另一种目光重新审视:“现在想想当年的那些想法确实是不成熟的。”


“《过春天》从少女的成长角度讲,这是一段旅程,一段成长美——懵懂的女孩,她有了小小心愿后,陷入了不可控的生活里,什么都没了,那么到底这个世界给她的是什么?我觉得就是她重新有了生活的勇气,要去独自面对和担当。”



66.jpg



片名《过春天》既是佩佩现实生活中的跨境,也是心理成长上的跨越,更是白雪多年生活的感悟。


“一边工作、一边生活是特定时期的现象,佩佩承载着两边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这种矛盾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日与夜,佩佩有很多的社会性与时代性,作品应该是记录当下,我有责任记录下来。”


出生于兰州,成长在深圳,定居在北京,白雪会对三地都没有太强烈的归属感,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人,《过春天》也包含了白雪对生活的感悟。


“整个世界在高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些这方面的缺失,这个话题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身份上的疏离感一直存在。成年人的对错,小孩一开始都不太能明白,最终还是会走向和解。在阿兰与永哥身上,我会有一种悲悯的感觉,很多时候人的命运就是要为很多的不得已买单。《过春天》中的佩佩与阿兰等女性形象更有力量,她们会更勇敢坚定的去面对生活。”



67.jpg



作为白雪的青葱计划导师与影片监制,田壮壮导演在关键时刻,会用行业内的经验保证了电影的制作能够顺利进行。但实际创作方面,他对白雪说的最多的是:“你自己定。”


到后期剪辑阶段,白雪突然明白了田壮壮导演的良苦用心:“他一直在促使我成为独立导演。”


回望这些年的电影之路,白雪坦言当年读大学时说要做导演的话很虚。但真正的拍完《过春天》时,感觉太爽了,“我运气很好,遇到了青葱计划和万达影业,拍电影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磨难,但现在我只记得那些美好的事情,拍电影,太爽了,我喜欢在片场的感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