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电影盘点:沉默如谜,如父如子

2021-06-20

父爱如山,巍峨深远!深沉内敛却真挚浓烈的父爱总是可以跨越年龄和地域,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之处,因此它也成为了电影创作者们热衷表现的情感主题。在中国电影当中,也涌现出过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讲述“关于父亲的一切”的经典作品。


今日6月20日,正值父亲节,特此盘点几部关于父亲的代表性中国电影,向经典表以敬意的同时也向千千万万的父亲们道一声“辛苦了”!


《那山那人那狗》


于1999年上映,霍建起导演的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一直被视为中国电影中描摹父子情感的经典作品。影片以自然主义的风格,通过一段富有乡野风情的旅程,涓涓细流一般,将一对父子逐渐相知,打开彼此心结的故事娓娓道来。


微信图片_20210621110024.jpg


儿子高考落榜,怀着不甘回乡,开始和父亲一起从事乡村邮递员的工作。在湘西地带绿意盎然的山林中,父子二人共同跋山涉水,见闻异事。在这过程中,儿子逐渐理解了父亲从事工作的崇高及传统生活哲学的意义;父亲也渐渐体会到儿子对难筹未来的梦想及所缺失的父爱。电影最为人称道的,富有传统水墨画般气质的古典意境,也很妥帖地呈现出故事本身的温暖和宁静,同时,电影所选取的西方电影常见的“公路片叙事”又给其文本带来了某种现代性的视角,暗含着丰富的,关于时代变迁对传统生活方式冲击的思考。


人们总用“沉默”来形容深沉的父爱。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父亲与子女间往往缺乏坦诚的交流,总是在完成一件件琐碎事情中慢慢地交流彼此的情感,而《那山那人那狗》中所体现的,正是典型“中国式”家庭面临的沟通困境。但影片在叙述中淡薄而柔和地化解了父子之间本可能激烈的代际与观念冲突,举重若轻地传达了深重的主题。


《我是你爸爸》


著名作家王朔导演的电影《我是你爸爸》也如他的小说和编剧作品一样,以独有的反叛和戏谑腔调描绘了一段趣味横生的父子关系。电影一如既往地刻画着他常常书写的,出生于北京高干大院,玩世不恭,叛逆油滑的角色,并且塑造了一个迥然不同的父亲形象。


微信图片_20210621110041.jpg


电影中的父子关系有着“欢喜冤家”式的喜剧色彩,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父亲希望在面对混不吝的儿子时也维持家长的威严,却屡屡在年轻人面前出糗,引发了很多出荒诞滑稽的闹剧。王朔长期合作的“老朋友”冯小刚、徐帆、刘蓓等人的表演生动地影像化了王朔作品的一贯风格——地域特色浓厚的生活质感。在新时代不合时宜的老干部腔调、总是用“群架”来解决问题的顽劣青年、两代人试图沟通时产生的错位笑料等等,电影以纯正的“京味幽默”诠释了别样的父子关系。


越是在旧日取得过成就和地位的父亲,越是希望掌控子女,规划子女的人生。而每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都总归不同,因此父亲表达爱的方式有时也会显得窘迫尴尬。《我是你爸爸》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并将其完整地展现给了观众。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父亲与子女该如何找到健康而动态的相处模式?王朔或许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


 《和你在一起》


陈凯歌导演2002年上映的作品《和你在一起》展现了在追逐音乐梦想的过程中,一对父子间的情感纠葛。一位平民父亲带儿子来到北京进修小提琴技艺,面对新的花花世界,本就潜藏着不稳定因素的父子关系产生动摇,甚至濒临瓦解,而最后,在难舍亲情的感召下,二人还是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微信图片_20210621110045.jpg


在音乐元素和励志类型片的包装下,电影的主题其实涉及了深入的阶级话题,陈凯歌塑造了两位与父亲形象不同的音乐教师,并以师生、男女和姐弟等多重人物关系塑造矛盾,对照和呼应了主人公父子的情感发展脉络。在电影结尾,随着“儿子并非亲生”这一秘密的曝光,二人矛盾被彻底暴露,角色内心的复杂冲突也得以宣泄。陈凯歌导演采取了一段出色的平行剪辑,配合着小提琴激烈的演奏,令观众的心绪也如片中奔跑着的人物一样激荡,这也与影片整体选取的多线叙事策略相统一。可以说在这部影片中,陈凯歌导演以一个父子间的温情故事,完成了一次类型电影创作的初探。


当生活中那些朴实劳动者父亲发现子女的天赋和才能后,总是会不顾一切地默默付出,为孩子争取更光明的未来,而尚不成熟的子女又往往会忽视父亲的辛勤努力,甚至任性地伤害他们。《和你在一起》以一个成熟的类型片故事,表现了成长路上的亲情阵痛,令我们审视生活中与父亲的关系。


《我和爸爸》


才女导演徐静蕾在2003年初执导筒,创作了关于父女情感的《我和爸爸》。影片前半部分中,父亲与女儿间充斥着强烈的对抗,无法互相理解和认同,而在后半部分,故事急转直下,父亲因意外而痴呆,两人却又相互依偎,令观众侧目动容。


微信图片_20210621110048.jpg


电影对于人物的态度欲扬先抑,在父亲痴呆前着重刻画了他的自私、不负责与暴戾,令观众对女儿产生怜悯的共情。而在后半部分,女儿却又选择了承担起照顾父亲的重任,随着对人物衍变过程的细致描绘,观众也渐渐能够理解女儿与父亲间更深层次的对立与共性,也渐渐体会到这份亲情对二人生命的重要意义。


人们常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作为本次盘点中唯一关于父女关系的电影,《我和爸爸》确实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它讲述的是在环境恶劣的原生家庭中,父亲与女儿间从互相伤害走向互相体悟的过程。它既不是在单纯歌颂如山父爱,也不只是在批判不合格的家庭教育,而是更多呈现了人物内心复杂的面向——而越是复杂的呈现,也就越可以映射出人性本来面貌的痛苦与光辉。


《向日葵》


张杨导演的作品《向日葵》是一部关于父子亲情的独特之作,电影选取了1976年、1987年和1999年三个不同的时代节点为横截面,叙述了儿子成长的不同时期中与父亲发生的种种纠葛,检视父子亲情在“时间”的催化下遇到的考验。


微信图片_20210621110051.jpg


小时候,父亲将自己未竟的梦想强加在了儿子身上,儿子懵懂茫然地接受;少年时,儿子叛逆任性,开始剑拔弩张地对抗父亲;而成年后,儿子终于成为了父亲希望中的模样,二人也终于不再敌视,冰释前嫌。影片中的父子二人都有着自我和倔强的性格特点,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充满了难以化解的对抗,张杨导演着重勾勒了这种根深蒂固的隔阂在不同时代和成长阶段的不同表现方式,纵向的视角令观众得以更加抽离地理解一段复杂亲情关系的全貌,种种生动生活细节的展现也使有所经历的观众感受到情感共振。


年龄阶段的差异会带来对事物认识的差别,因此父与子间的隔绝和碰撞有时也是成长道路上的宿命。《向日葵》站在时间长河的上方,为这样的无奈宿命扼腕,但同时也通过平淡而温情的结局,表达了对水乳交融的亲情信任与乐观的态度,向观众证明着亲情能带来的力量。


《千里走单骑》


2005年,张艺谋导演回归了现实主义文艺题材的创作,为观众带来了关于父子情感的作品《千里走单骑》。电影讲述了高仓健饰演的日本父亲来到中国云南,和当地的一对父子相接触,最终完成了和自己儿子和解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10621110054.jpg


本片在剧作上最大的特色是运用了两组互为对照的人物关系,相映成趣地完成了叙事,给人物的成长提供了有效的剧作空间。日本父亲为了让片中倔强的云南儿童去和狱中的父亲相见百费周折,而也正是在这过程中,他渐渐体会到了自己身患绝症的儿子的内心世界,理解了自己与儿子间芥蒂产生的根源——儿子需要的或许不是一场《千里走单骑》的傩戏,而是自己情感的流露。张艺谋选取了自己熟悉的,边远地区乡村作为叙事空间,给予了几个身陷困惑的人物非常细致入微的体察,即使通篇没有外放的内心情绪表达,观众还是可以准确地感受到人物深沉而纠结的情感。


在这个跨国发生的故事中,文化的隔阂成为了影片中两对父子间隔阂关系的外化,两者相辅相成地传达了电影主题;另一方面,张艺谋导演也通过这样的设置,向对其创作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诸多经典日本电影致敬。对“隔阂”的理解越深,达成真诚沟通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张艺谋导演用这样一部动人的电影提醒观众,亲情当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海洋天堂》


薛晓路导演是当今中国电影市场中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女导演之一,而在《北京遇上西雅图》等爆款之前,她也执导过一部温情脉脉的文艺电影《海洋天堂》。这是一个关于患癌父亲和自闭症儿子的,颇具伤感色彩的故事。它表现了在极端困境中,炽热的父子亲情所带来的不屈生命力与动人温情。


微信图片_20210621110057.jpg


故事中的父亲在妻子离世后,一人扛起了抚养天生孤独症儿子的重担,可残忍的命运又让他患上了肝癌,为了让儿子在自己身后得到好的归宿,他不得不勇敢地面对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在电影中,薛晓路选取了“水”的意象作为叙事线索,父亲工作的海洋馆和儿子常去的游泳馆成为了外化人物内心情绪的重要空间。饰演父亲角色的李连杰以内敛的表演方式诠释了这个对未来无望的中年男人的隐忍与自卑,饰演儿子的文章则通过标志性的动作与手势的设计,呈现出了这个只能和海豚交流的青年内心的纯净与孤独。电影没有刻意渲染苦情,拨弄观众泪腺,而是在著名摄影师杜可风清新柔和的镜头下,进行了克制而深入的表达。


好的电影不仅可以提炼生活中典型的人物形象与关系,也可以为身处特殊困境的人群提供人文关怀。薛晓路导演早在1994年就参与过关怀自闭症患者的志愿活动,她对这类不幸家庭中亲情的坚守有着很深入的体察,于是她以电影为媒介向我们展现了他们生存的不易,提醒、呼吁大众关爱特殊疾病群体。


《钢的琴》


张猛导演的作品《钢的琴》是一部关于下岗工人群体落寞境遇的电影。然而张猛没有试图完成某种“记录时代”的宏大叙事,而是以一种黑色幽默的口吻,以乐景写哀情,将叙事重心聚焦在了一个父亲为女儿做钢琴的故事上,使情感的表达得以落地。


微信图片_20210621110100.jpg


典型的“中式”父亲不善言辞,喜欢默默地为子女付出。王千源饰演的主人公为了争夺女儿的抚养权并将女儿培养成音乐家,和朋友们一并想方设法地用废旧工厂的废钢材制作钢琴。张猛将库斯图里卡式的浪漫想象力融入了“个人圆梦”的经典叙事当中,找到了一种幽默与忧伤并蓄的独特表达方式,传达出了父爱的真挚与执着。


在传统家庭结构中,父亲天然地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家庭中的支柱,而当生活陷入困境时,父亲们或许会更羞于去直面子女,表达感情。在王千源出色的演绎下,电影中父亲矛盾复杂的心理得到了有效的外化,观众也可以透过这个在颓丧外表下乐观坚韧的小人物,体味到生活中父亲们的艰辛不易。


 《亲爱的》


与其他影片有所不同的是,2014年上映的影片《亲爱的》中,父亲的角色在大多数时候都面临着骨肉分离的痛苦,在不断地“寻找”当中坚守着父爱的光辉。


微信图片_20210621110103.jpg


《亲爱的》聚焦的是子女遭受拐卖的父母群体,以群像式的视角和现实主义的风格表现了他们在寻子路上经历的种种困苦与他们悲痛或愤怒的内心世界。黄渤和张译分别饰演了这个群体中两位不同境遇、不同性情的父亲,前者内敛地将痛苦的情感埋在心中,默默坚持找寻儿子,并在之后努力与儿子重新相识;后者则积极地组织起了相同境遇父母的群体,不断高声控诉着命运的不公。二人以不同的方式面对失去子女的茫然,以坚定地信念寻找子女的踪迹,这之中的无尽付出和不屈不挠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


父亲和子女的相处过程中固然会存在冲突与不解,而这终究抵不过失去至亲带来的剜骨之痛,这部电影关怀这一不幸群体的状况同时,也提醒着我们亲情的珍贵与易碎,无论在日常生活中与亲人遇到怎样的摩擦,他们永远是自己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唯有努力珍惜,才可对得起这份浓于水的血缘之爱。


《老炮儿》


2015年,管虎导演的《老炮儿》以更生猛和激烈的方式,塑造了一个扎根于北京胡同社群的独特父亲形象。管虎没有简单地依靠父子人物关系来观察和塑造父亲角色,而是以父亲的视角,讲述一个“昔日的灵魂”如何在当今的时代左冲右突,坚守自己的年代所信奉的生活方式与尊严。


微信图片_20210621110106.jpg


管虎导演在影片中营造了一个时代变迁、矛盾重重的生存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无论面对儿子还是新生代的年轻人,父亲都无法维护自己的父权,他所秉持的处事原则和经验也面临失效的危险。在与命运搏斗的过程中,“老炮儿”角色的变与不变都令观众动容,“变”在于他在经历了一系列“失去”之后反省了自身局限,与儿子和解,并在最后摒弃了草莽习气,选择以合法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变”之处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正义的追求,坚持为保护弱势群体而战斗。电影冲破了类型化的窠臼,塑造了亦正亦邪、生动可信且复杂立体的人物形象,最大程度引发观众共情。


本片与《我是你爸爸》的对比也值得玩味。两个父亲角色都由冯小刚饰演,且都来自老北京“四九城”中,但他们却在不同情感基调的电影中,呈现出了不尽相同的个性面目。而这恰恰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不应以单一的刻板印象来评价和认识那些看上去同样古板沉默的父亲们,只有踏实细心地去体察他们的内心世界,才可以发现每一位父亲独特的人格魅力。


这些关于父亲的优秀中国电影,以不同的视角、口吻和创作策略为我们展示了生动的父亲形象和父亲与子女间多元的关系模式。本文盘点的电影只是所有父亲主题作品的其中一部分,自然无法概括描绘父亲的中国电影的全貌,但我们可以见微知著,体会中国电影导演独特且细腻的感受力,相信中国优秀的电影导演会创作出更多关于父亲的出色作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