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先行者之李少红:中国电影的一抹红

2021-07-17

1978年9月,北京电影学院重新“开张”,“第五代导演”走入学校,开始了他们的电影人生,此事件入选《电影手册》所编著的《电光幻影100年》,被列为“世界电影史上激动人心的时刻”。李少红就在这一天,走入了这道“电影之门”。之后,她为中国电影创造了很多个“第一”——第一位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大陆女性导演、第一位获得银熊奖的大陆女性导演、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第一位女会长……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9年度表彰大会上,李少红被授予杰出贡献荣誉,以表彰她对中国电影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同年,第四届澳门国际影展上,李少红被授予精神成就奖,这是对李少红本人在艺术追求上和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上的肯定。


微信图片_20210719112636.jpg


从早期的电影《银蛇谋杀案》《血色清晨》,中期的《红粉》《四十不惑》,再到后期的《恋爱中的宝贝》《妈阁是座城》,这一系列作品奠定了李少红在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地位。


从业几十年,始终不忘初心,在获得了如此高的个人成就之外,也不忘提携后辈,为中国电影行业培养大量的储备人才。无论是从艺术成就、人格魅力,还是个人功绩上看,李少红都是第五代导演中的佼佼者。正如韩三平为她题词:李少红是“中国电影的一抹红”。


她首次独立执导的电影《银蛇谋杀案》便技惊四座,对艺术与悬疑元素的呈现堪称极致,创下了当时最高拷贝数的纪录,成为当年最卖座的电影之一。4年后的第二部作品《血色清晨》更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杰作,李少红出色地运用多线索叙事,在看似如拼图一般的故事之下,架构出了一个多义而丰满的现实乡村生活画卷,一幅远非明媚动人的现实主义景观,该片荣获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热气球奖。沉淀了3年之后,李少红带着张扬大胆,细节丰沛,兼具十足批判力道的《红粉》闯入了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并把当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杰出艺术贡献奖收入囊中。在这3年的沉淀中,李少红在打磨《红粉》内容的同时,还拍摄了《四十不惑》这样的都市题材。影片中中年人的生活处境,通过镜头的透视完整的展现在了大众眼前,广泛的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与人文景观,获得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豹奖提名,以及国际影评人奖、天主教人道精神奖,为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添砖加瓦。


微信图片_20210719112641.jpg


 “导演”是用影像去记录历史,折射社会。导演手中的镜头,应该审视周围、审视内心或者是审视自我,李少红早期的作品莫不如是。


个体记录时代


“每个人都是一部历史。过去我们强调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那是一部公共的历史。而这个历史是由每一个人组成的,历史从每一个人眼中折射出来的可能都是不同的,而那恰恰是历史的一部分。”李少红在接受《当代电影》采访的时候这样说。她的电影改变了意识形态的艺术创作旧观念,电影中个体的存在和情感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充满了人文关怀。


《血色清晨》取材自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一件事先张扬的谋杀案》,李少红将镜头聚焦于个体,把个体作为社会的反射,在个人命运与历史文化之间建立起桥梁,去剖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在片中,李少红放弃线性叙事,使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去解构整个事件的发生进程,用多重视角去搭建故事架构。非线性的叙事手法建立起多重视角下的“罗生门式”叙事,从而客观传达出电影讯息。她在主要角色和历史文化之间建立起强勾连的网络,透视社会悲剧发生的根源。《血色清晨》准确地捕捉到了传统与现代社会的更迭、权力结构的变迁如何造成了典仪的颓坏。著名影评人、北大教授戴锦华评价说:“老中国的历史景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主义画卷,在以加西亚·马尔克斯小说为素材的影片《血色清晨》中成功的缝合在一起。不仅是历史的控诉和现实的曝光,更是历史叉路口文化与现实的两难处境。退路已然隐没,前景尚未明了。”这部取材自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被李少红本土化,成为影迷心中的神作。


微信图片_20210719112646.jpg


而《红粉》则进一步加强了历史在个体中的反射联系,将人的悲剧解读为个体与时代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代电影》认为这部电影“在描述历史时没有定位于某一种固定的话语,没有按关于女性的既成话语套路走,而是真实把握历史过程的复杂性。”电影跳出二元对立的理论,展示了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因素。其中妓女有被压迫被侮辱的一面,也有过寄生生活自感舒适的一面。通过镜头,可以透视时代悲剧发生的复杂原因,呈现出更多、更丰富的层面。


微信图片_20210719112652.jpg


即使是在早先的、以男性为主角的《银蛇谋杀案》中,李少红也表现出少有的人文关怀。其中身体的展现并非是消费的、掠夺的,而是同情的,她将其作为人,而非是凝视的对象。其中“蛇”承担着重要的表意符号,展现的是性压抑的文化对人精神和肉体的摧残,并且不分性别。足见作为导演的李少红,在当年已经拥有了极为超前的文化觉醒意识。有人曾问李少红“为什么你一个女导演总拍这些血腥的东西”,李少红的回应是“如果说影片中的凶残和暴力令人感到震惊,也许是由于一个女性眼睛中看到或者感受血腥原来是这样的造成的结果。”


微信图片_20210719112656.jpg


对个体的人文关怀,是李少红早期电影的重要特征。而对血腥的表现打破了我们对女导演的刻板印象,摘掉了“女性”的身份标签。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观念上,她都突破了固有的“两性观念”,为她的作品带来一些不同以往的惊喜。


李少红曾经在采访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女人脑子里应该没有血,没有暴力,没有残忍的概念,女人应该是柔美的,是柳条,是婆婆妈妈。实际上在这个社会中,男女经历的过程,经历的事件是一样的,不是某条路只能女性通过,某条路只能男性通过。实际上男女共同走过大街,区别仅在于两性对事情的感受不一样,并且不同的女性对同一事件的感受不一样。”


包括在《血色清晨》中,导演刻意用慢镜头表现血腥场面,将残忍放大,借此表达出“对人存在目的最深层的疑问”。李少红从细微处切入整场暴力事件的根源,表达出作为导演对角色、对人物和所处时代最深切的人文关怀,这也许正是她区别于第五代其他导演的重要特征。


在这些影片中,暴力更为细致,更为强烈,带有一种感性的而非理性的冲击力。在表达形式上,大胆且具有开拓意识,在文化上,也有强烈的现代文明觉醒意识,这也正是李少红电影作品的魅力所在。


媒介不同,初心不变


李少红对影视艺术的革新不止局限于电影艺术上,还体现在其他媒介。她尤其擅长用不同形式的媒介特性来讲故事。


在《雷雨》中她第一次将电影的语言和觉醒意识带入了电视剧中,将原著中性压抑的氛围用光影的精妙组合传递出来。后来,李少红在接受新华网采访的时候回忆,《雷雨》的尝试让她发现,原来电视剧可以有不同的拍法,可以和电影一样,具有很强烈的表达意识,“它的影像和造型可以是很精致的,它的叙事也可以有很强的戏剧性。”


微信图片_20210719112716.jpg


《大明宫词》中李少红一方面抛弃了传统电视剧的创作手法,以“浪漫主义式”的舞台剧台词代替了直白的表达,讲究光影组合,讲究造型艺术,还邀请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叶锦添主导服化设计。而另一方面,在对于历史人物的塑造上,李少红也抛弃了“非黑即白”的先入为主式观念,将历史人物变得柔弱、无助。剧中的男性角色也不再是刻板印象中阳刚的、无坚不摧的,他们带着人的脆弱,甚至于部分特殊群体也会成为权力的压榨对象。《大明宫词》打破了旧有的两性观念,展现出极其超前的意识。凭借其行业的口碑和市场反响,获得了2000年第十八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长篇电视剧类优秀奖、最佳摄像奖、最佳照明奖、最佳男配角和女配角;以及第二十一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美术奖。


微信图片_20210719112721.jpg


《橘子红了》则进一步沿袭了这种电影化的创作方式,整部剧都带着强烈的造型语言风格和空间意识。而人物的塑造方式和表达内容,也和《大明宫词》一样,其表达的性别观、爱情观、历史观都十分前卫,带有鲜明的现代意识觉醒特征。凭借播出后的市场反响,《橘子红了》不仅剧作本身获得2002年北京电视台观众最喜爱的电视剧奖,也助力男女主角冲上了个人事业的小高峰,其中女主角周迅荣获北京电视台观众最喜爱女演员奖,而男主角寇世勋则获得新加坡第七届亚洲电视节最佳男主角奖。


微信图片_20210719112724.jpg


几部电视剧的热播,让李少红从电影的艺术殿堂,走向了家喻户晓的大众文化。


当然,与此同时,李少红并没有放弃大银幕表达,还创作出了《生死劫》《门》《恋爱中的宝贝》等极具风格化的、出色的类型片。特别是《门》,在当年普遍质量不高的恐怖片中成为了独树一帜的风景。该片收获了第26届金鸡奖最佳摄影奖等诸多奖项的肯定,陈坤也凭该片获得了上海国际电影节最受欢迎华人影星奖与演艺突破奖。


微信图片_20210719112728.jpg


《生死劫》以强烈的戏剧冲突和如水般流畅的情节,反映了中国当代人生存状态,该片获得了2005年美国翠贝卡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第16届亚洲及拉美地区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等诸多荣誉。


在艺术的领域里,李少红从未停止过开拓,始终带着前卫的现代意识,在视觉艺术和思想观念上都作出了很大的突破。其具有独特美学风格的创作,在第五代导演作品中留下了与众不同而又浓墨重彩的笔触。


面向未来,扶持后辈


李少红对中国电影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电影艺术方面。2011年,李少红全票当选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她当场表示要尽全力为导演们做好服务,绝不当“甩手掌柜”。十一年来,李少红带领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稳步前进,不断为电影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贡献。


2011年以来,李少红导演连续担任两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


在她担任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的任期中,中断了五年的年度表彰大会重新举办,此后以一年一届的频次延续至今。表彰大会的影响力在行业中肉眼可见的扩大,更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协会的成绩和导演的作品。表彰大会旨在鼓励创作者、鼓励导演,鼓励中国电影。如今,表彰大会已经成为电影行业每年最受关注的活动之一。十一年间,协会还举办了三届两岸三地导演研讨会、两次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会,为推进电影导演交流以及行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面对她为电影行业做出的贡献,李少红是这样说的:“表彰大会经历了这么多年,我们每年要从数百部电影中选出入围影片,这个工作非常难做。可不管大家多忙,我们每年都在一起来总结这一年所拍的电影,认真到特别较真。”正因为有了李少红的全力推动,以及协会会员导演们不断地努力,表彰大会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微信图片_20210719112733.jpg


作为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的会长,李少红不仅心系中国电影发展,更是对中国电影青年一代的成长尤为关心。2015年,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主办,李少红导演组织发起的,以培养中国电影行业未来中坚力量为目标的“青葱计划”横空出世。举办至今,“青葱计划”发掘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青年导演,持续地为行业输送新鲜血液,也为中国电影的传承注入力量,其里程碑式的创举几乎吸引了全产业链的大力支持。


李少红表示,从这个平台上走出来的青年导演能代表未来中国电影的水平。而从长远来看,青葱计划将成为记录中国80后、90后青年电影创作者的“时代样本”。


李少红在“青葱计划”中的作用也并不止于 “发起”而已,她一直隐身在幕后,帮助每个项目最终顺利完成,一旦青葱导演的项目需要她的帮助,她就亲自去找资源、找投资,毫无名导的架子,为了新人拼尽全力。


微信图片_20210719112737.jpg


不仅如此,李少红还为青葱导演的项目做监制,《蕃薯浇米》《日光之下》《武林孤儿》都是她在“青葱计划”亲自承担监制工作的项目,经过她的栽培,叶谦、梁鸣、黄璜等青年导演在各大影展屡获佳绩,获得了业内的认可。截止到目前,“青葱计划”已经制作完成15部电影,并有4部电影在大银幕与观众们见面。在她看来,年轻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希望,而只有老一代电影人对下一代的关怀与爱护,才能让中国的电影薪火相传,一代代延续传承下去。


微信图片_20210719114149.jpg


除此之外,李少红还为业内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员,华语电影史上第一位“三金影后”周迅、实力派演员陈坤以及杨幂、李沁等都得到过李少红的提携与帮助。


周迅在采访中曾表示感谢李少红的栽培,“如果没有她在那个时候对我的严格要求,我可能形不成今天的创作习惯”。足见,李少红对几代青年人的影响力。


李少红在她的青年时代,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中坚力量,贡献了许多优秀作品。她的影片以一种中国电影前所未有的现代性洞察历史和当下,又通过跨媒介实践将这份洞察力带给大众,创造了历史。而李少红对中国电影的贡献,不仅仅是电影艺术的革新。在她的带领下,“青葱计划”成为了中国电影未来强劲的力量,为电影行业建立起了人才资源库。 


微信图片_20210719114153.jpg


曾有人这么评价她:“无论遭受怎样的不被理解,都顶住压力,不改追求艺术的初心,也正是因为这种态度,她的作品被赋予了一种震撼人心的魅力,使人产生共鸣。而她对于演员,严格中不失细腻关怀,赢得了众多演员的尊敬和爱戴。”


岁月流逝,李少红从未改变过她追求艺术、呵护艺术的初心,也是因为这份“初心”,她的作品如她一样,有敏锐触角,也颇具力量,时而充满“狠”劲儿,时而优柔舒缓,在不失作者性表达、充分强调内涵的同时兼顾时代所需的商业性。


她的光环已经不仅仅是第五代导演中的佼佼者,更是对行业有责任有担当的无私影人。


7月17日是李少红导演的生日,我们祝少红导演生日快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