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台藏巨幕,讲板遮戏词。

2021-09-10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有这样一群人手握教尺与书本在我们每一个人成长的十字路口披荆斩棘,戳开一道道希望的口子。


电影行业亦是师者之传承,从上世纪20年代初始,电影作为一种媒介逐步被重视,从农村娱乐到城市宣传,从娱乐群众到教化百姓,中国电影经历了百年蜕变。“新创建”时期,奋起反抗的革命精神打破旧时代的封建思想,涌现出一批充满朝气的影视作品;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电影生产力得以恢复,海外影片相继引进,中国作品也走出国门,不同思潮以电影为载体激烈碰撞,催生出百家争鸣的当代电影;“新世纪”的全面商业化与市场化,将产业革命引流至电影艺术,院线的成立、电影公司的整合重组,造就出“大片”时代。无数领路人以老师的身份将衣钵传授,不断培育后人,将中国电影搬上更高的台阶。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电影又是精神与灵魂的集散地,讲台上的板记与电影巨幕仿佛重合,上面记满了生动的人物、犀利的词句和奋勇开来的精神,当他们融合之时,又会激发怎样的巨变?


在教师节这一天,让我们共同回顾教师主题系列电影,重温师者仁心。


拨云避雾破教条,一笔一划写文明


电影《孩子王》

0-6.jpg

教育的主旨是启心明智,以主观能动来破除形式主义与教条主义的壁垒,“怎么学”往往比“学什么”更加重要。电影《孩子王》中的主人公老杆就是“怎么学”的最佳代表。作为特殊年代下乡的知青,老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不仅没有课本,而且初三的孩子却不认识小学的字,于是他开始不按课本上课,慢慢寻找合适的教学方式,但是这种“荒唐”举动引起了上级的不满,老杆最终被赶出了这所学校。老杆从教学新手成长为一个在学生中间游刃有余的“孩子王”,他不断地自我审视、自我反省,否定了曾经的教育方式,却也融入了那群孩子里。“短不怕的,慢慢就会写得多,写得清楚”,老杆振振有词。以教室为分界线,屋里屋外便是两种人生。


相比那些影片中以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为故事背景的教师形象,老杆身上没有感人肺腑的教育牺牲精神,有的只是知识分子的倔强。他不愿教授政治学习材料,不愿按照格式化地划分段落、概括大意的方式教语文,而只是教孩子们识字。“以后上课不用喊什么起立了,书都没有起什么立啊,上课手也不用背在后头,可以说话,可以离开座位......”。离开前的叮嘱“王福,今后什么也不要抄了,字典也不要抄”,更是将知识分子“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的气节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象征文化与文明的载体字典到启迪学生思想的知识结晶,《孩子王》将大背景下的文化再定义,给出了自我觉醒的指导,为敏感年代的求知者指明了方向。也许,这就是作为人类灵魂建构师最直白的解读吧!


执拗命运的农村女孩,探得真谛的人民教师


电影《凤凰琴》

0-1.jpg

以界岭小学为代表的偏远地带,教育发展长期疲软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学生、教师深受影响,“民转正”这一尖锐问题伴随着人物成长的始终。


影片《凤凰琴》的主人公之一英子是一个高考落榜生,在舅舅的安排下到界岭小学当了一名代课老师,这次“下乡”只是英子“转正”的一个过渡期。但是,随着对学校生活的深入和熟悉,她被自己的所见所闻深深地震撼了,她看到了许多原本价值观之外的现象。到界岭小学之前,她以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授知识,到这里之后她发现绝非如此,学校老师的任务不只是教学,还有作为老师的额外责任:余校长要负责所有学生的饭食,其余两位老师则因为山路不安全,要负责接送学生上下学,甚至有时会遇到危及生命的情况。原以为这样的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然而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即便这样地付出,他们得到的回报也是微薄的。面对这样艰难的现状,她以为老师们会感到凄凉。但是,每天早上伴随着竹笛演奏的国歌和冉冉升起的国旗,告诉她,他们并不凄凉。凤凰琴所奏出的沧桑和古朴的乐音倾诉着的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影片关注到农村民办教师的生存状况,他们的形象不像同题材影片中单一的高大,在影片中他们是立体的、多面的,他们能够固守清贫,同时也希望改变苦难的生活。


放眼望去,青山碧岭中,破败的校舍显得格格不入,而随风飘荡的五星红旗又让破败的校舍熠熠生辉,这连续的反差也隐射出四位老师心中欲走欲留的犹豫。醒目的凤凰琴就是逃离乡村抵达城市的象征,每一个呆在农村的孩子和老师都有一个飞上枝头的梦想,就如张英子连续两次高考落榜所讽刺的那样,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


影片1993年上映便在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提名金爵奖最佳影片,次年夺得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主角。


涓涓细流汇水泉,滴滴不失魏敏芝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0-5.jpg

该电影把教学任务从主要问题转变为次要问题,在西部偏远地区这样的境域下将课堂人数是否齐全作为重要指标,以魏敏芝寻找张慧科的故事主线辐射水泉小学乃至全乡贫困家庭的读书问题。


同样是改编自小说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将镜头聚焦到魏敏芝与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身上,继而把乡村教育的窘迫、贫困脱学、学生流失的痛点拎出水面。故事主人公魏敏芝是邻村的一名小学生,因为帮助母亲生病的高老师代课从而成为水泉小学的老师。高老师在临走时,嘱咐她,班上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正是这样的一句话,她当成了一种信念。她只会唱一首歌,甚至连歌词都不太记得,她不懂得表达,她唯一的法宝就是不轻易屈服。虽然只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却具有一种可贵的品质,似雷锋般的执着与倔强。


从乡村到城市,魏老师以“一个都不能少”的个人信仰先后对农村贫困的现实和城市的教条和冷漠提出了抗争,无疑魏老师是幸运的,张慧科是幸运的,水泉乡小学也被幸运眷顾。


影片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了中国农村的教育问题,表现了贫困山区教育的落后面貌,呼吁全社会关注“希望工程”。纪录片式风格统御了整部影片的美学,非职业演员、纪实性的拍摄手法、贫困的山村小学,用“真实”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电影《烛光里的微笑》

0-4.jpg

《烛光里的微笑》从 1991 年上映至今,一直被我国教育界奉为反映教师生活的经典电影,就是因为它成功刻画了优秀教师的代表——王双铃这一教师形象。


影片《烛光里的微笑》,其英文名称《Her Smile Through Candle lights》更加生动地体现出教师行业的神圣,“through”一词译为“穿过、通过”,旨作为老师置身火光之中,将个人得失放在学生利益之后,将奉献精神提至最高点,而学生真情实感地流露更体现出对于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宋晓英饰演的王双铃一角在体弱多病的情况下主动请缨接手了难以管教的乱班,把“蜡烛”燃烧自己,点亮他人的使命演绎到极致。


影片以李小朋、路明和丽萍三位学生各自问题为主线,刻画了面对不同的家庭背景和问题,王双铃老师以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人文情怀将一个人民教师最无私的爱落到了实处。


面对李小朋,王老师抛砖引玉,利用“杠头开花”巧妙入题,将其父母爱打麻将的嗜好点露出来,从而进行侧面教育,特别是在小朋父母因违法入狱后又对他更是呵护有佳。最重要的是,王双铃始终点到为止,在李小朋面前维护了其父母的正面形象。


当路明遭遇车祸腿部受伤,母亲气势汹汹跑到学校指着王老师一顿发泄,连一向支持自己的丈夫也开始动摇的时候,王老师不骄不躁、沉着应变。对于学生路明,王老师的关心不止于生理还有心理健康,为了能使受伤而低落的路明尽快恢复,王老师投其所好联系足球运动员柳海光为其加油。


而面对外来贫困家庭的丽萍时,王老师又再次体现出母性的光辉,帮助丽萍提升了成绩,在之后的考试中得到了77分。丽萍实现了从不及格到良好的巨大进步,对于她而言这不仅是分数的跨越更是自信心的一次跨越。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在王双铃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王老师对四年级二班的学生视如己出,悉心发掘隐藏在这些淘气孩子身上最宝贵的品质,将这些品质巧妙地串在了一起,让每一个孩子都走上了良性循环的求学之路。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电影《美丽的大脚》

0-3.jpg

如果说之前几部影片讲述的都是老师作为启迪者与明智者,以自我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来改变、纠正学生价值观与世界观的故事,那么2003年上映的这部由倪萍、袁泉主演的《美丽的大脚》就不仅是对西部农村的学生的改变,而是教师间的感动与震撼。


影片背景放在了贫瘠的黄土高原,这尚未开化的小村庄因为有了首都年轻志愿女教师的加入而显得生机勃勃。夏雨老师为这里的孩子带来了无数他们从未知晓,甚至无从知晓的知识。也是在这位志愿教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和张美丽来到了北京,在这个他们一度认为很奇怪的地方,感受到了来自心底的震撼。北京的繁华,衬得那山村的贫困更加极端。从此,张美丽下定决心,要将知识的火种带往家乡,不愿再做城中人眼里的贫困者。


影片以张美丽老师为核心,淡化教授确切知识的重要性,突出“知识改变命运”的总命题。故事又以黄土飞沙为叙事背景,从主角张美丽和孩子们身上营造出相对落后但却格外质朴的人物特点,让观众对他们有了“一步一个脚印”的务实印象,而作为城市志愿者的夏雨老师(袁泉饰演)从初入学校生活时无所适从到感动留下,鲜明的对比为人物关系的互相融合与故事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美丽的大脚》以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令人深思的忧患意识,在张老师以“爱”为教育核心的主题下,通过不同人物为支线全面发散,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教育主题发挥到极致。


作为本土文化与教育的凝望与守护者,《美丽的大脚》中的主人公张美丽,以母性的无私之爱,完成了对孩子的期望,以生命为代价来实现自己心中的希望与憧憬。


最为质朴的称谓,最有意蕴的符号


电影《老师·好》

0-2.jpg

影片《老师·好》描绘了上世纪80年代偏远山城的校园生活,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那个年代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叛逆、活泼与幽默,它收起了以往青春片固有的戏剧性,用心谱写一曲壮丽诗篇,送给所有老师。


80后的青春与90后不同,他们生活在新旧观念交替的时代,年轻人喜欢新的事物渴望自由,上了年纪的人则墨守成规、按部就班。于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冲突便由此而产生。苗宛秋在学生的眼中“食古不化”,相对古板,是不屑一顾的“老黄历”。殊不知,随着时间的流逝,苗老师才是最懂他们的那个人。


而作为苗老师的学生,“对着干”成为他们的日常。你没收东西罚我站,我就拆你自行车挡泥板;你把自行车推到教室后面,我就有本事让它出现在电灯杆上面;你不让我当班长争先进,我就把你心爱的荣誉杯子给搞花。在这种“你来我往”的斗争中,师生情反而更加亲密。

《老师·好》不仅艺术地再现那个时代的“真”——校园的天真、学生的率真、老师的真诚,而且炽热地表达了那个时代的“情”,通过小事、趣事来充斥学生的整个校园生活。


影片通过音乐增强年代感,《金梭和银梭》《阿里巴巴》和《冬天里的一把火》等表现时代韵律和学生的勃勃生机,通过一件件鲜活的事件和深刻的人物激发出观众对于现代教育的反思。


教育题材影片是弘扬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旋律的重要表现形式,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情感塑造和价值观树立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今以娱乐为主的电影产业市场中,作为凸显教育意义,感人事迹的教育题材影片,需要有对主题更好的阐释手法和技巧,发挥电影的特殊功能,提升教育题材影片的整体创作质量,使其在寓教于乐中发挥更大的感召作用。


这六部影片从不同的视角和主题入手,对教师这一行业进行了多角度的刻画。相比于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教师行业的伟大意义在于以人为本,并且带给学生可贵的德行和坚定的信仰。这是根植于学生内心原动力的伟大事业,每一颗鲜活的生命都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太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