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7月11日
嘉宾:贾樟柯(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
陈小雨(第五届“青葱计划”导演,代表作《乘船而去》)
高朋(第四届“青葱计划”导演,代表作《老枪》)
耿子涵(第五届“青葱计划”导演,代表作《小白船》)
郝飞环(第二届“青葱计划”导演,代表作《沉默笔录》)
龙凌云(第四届“青葱计划”导演,代表作《何处生长》)
主持:梁植
梁植(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各位电影人,各位优秀的青葱导演,还有烟台的各位影迷,欢迎来到由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主办的2025青葱青年影展(烟台)现场,参加首场对话活动“青葱破土:创作进行时”。
“青葱计划”由国家电影局指导,是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的品牌活动,创办九年来,已孵化、培养多部优秀青年导演电影作品进入市场。我跟大家统一一下,“青葱计划”称呼学员导演有一个说法:第几届加上“葱”。
现在就有请“青葱计划”的主办方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贾樟柯导演,以及“青葱计划”导演代表,“四葱”导演高朋、“五葱”导演陈小雨、“四葱”导演龙凌云、“二葱”导演郝飞环,“五葱”导演耿子涵上台!
首先有请贾导给我们介绍一下“青葱计划”。大家会非常好奇一个问题,“青葱计划”十年完成了30多部片子,而且成才率很高,这是怎么做到的?
贾樟柯:跟大家介绍一下,昨天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第九届“青葱计划”创投会刚刚结束,很多第九届的青葱学员导演带着最新的剧本,跟电影产业界沟通、洽谈。我相信,第九届包括之前第八届、第七届的学员导演作品,很快会陆续出现在中国大银幕上。
“青葱计划”是9年前,由时任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李少红导演发起成立的,几乎倾注了导协全体会员的心血。首先,我们协会设计了非常好的机制,这个机制不仅仅是创投,让入选的学员导演带着剧本跟产业见面这么简单,它更是长达半年的培训计划。“青葱计划”从全国成百上千个投递的简历、短片、剧本中选拔出20强,这20强年轻导演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我们对选出的20强进行集中培训,大多以公开课的方法进行。很多导演协会的资深的导演,像陈凯歌导演、田壮壮导演、宁浩导演,包括我本人,都担任过青葱创投的主席,跟年轻的导演一起工作,向他们传递经验。目前,我们协会有525个会员,这500多个导演应该都把自己的公益心放在青葱计划上面。
除了公开授课之外,“青葱计划”还有私下授课,例如剧本、导演、制片方向的导师会一对一跟进学员的创投,在学员进入十强后一一跟他们进行剧本沟通,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剧本医生和导演指导,都倾注在私授里面,导师是手把手地在教。
再一个,“青葱计划”项目还有实拍的训练。每位学员在创投的时候,都会由协会资助拍摄短片,这些短片会在创投会上提供给电影产业界人士,让业界能更加直观地了解除了文学剧本以外,每一位年轻导演的影像能力和视听能力。
在影片的后端,很多有资源的导演也会参与监制这些影片,包括像田壮壮导演、少红导演和我本人都监制过。在协会的能力范围内,大家会像领徒弟一样去帮助他们。青葱的公开授课是跟优秀导演的私授结合在一起的。
此外,“青葱计划”拥有更广泛的国际化视野,比如说特别合作伙伴香奈儿,也曾经邀请日本导演是枝裕和、英国女演员蒂尔达·斯文顿这样的国际影人来到“青葱计划”进行授课、讲座,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国际化的培训方式。
青葱学员这几年的作品,广泛受到国内、国际电影节展的关注和认可。我们学员的作品一部一部地进入戛纳、威尼斯、柏林,亚洲的釜山,还有国内的上海、北京、香港、平遥等电影节展,很多学员作品都斩获奖项,赢得观众的喜爱。
我想青葱的成功,在于选拔的广泛性和机会均等的公开性。再则是严谨培训教学的机制和结构,同时也离不开各界的支持,这就让我们青葱学员的成才率非常高。协会的执委会去年刚刚在烟台换届,我们也有共识,要在这一届执委的努力下,让“青葱计划”能有更好的发展。
“青葱计划”接下来会在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增强“青葱计划”的公共性,我们会用很多办法将这样的电影文化资源分享给全国更多爱电影的年轻人;另一方面是国际化,我们会有更多的国际导师参与培训,也计划举办青葱青年影展在海外的活动。
在这里要感谢央视频跟烟台市,我们前年于烟台举办了黄渤海·青葱青年影展,这次是二度来到烟台,谢谢烟台市和央视频给“青葱计划”强有力的支持。谢谢各位!
梁植(主持人):我想刚刚贾樟柯导演的介绍直接回答了我的问题——为什么青葱的成才率这么高。很多参加“青葱计划”的导演就像又上了一次电影学院,真真正正了解到很多电影拍摄的经验。第九届的“青葱计划”创投会于昨日落下帷幕,从1月5日进入“青葱计划”到昨天的落幕经过了216天,这216天有大师班、剧本工坊等。很多朋友会说电影创投不少,为什么青葱比较特殊?因为有这些前辈们给予学员们很多的帮助。
接下来让老师们讲一下,在“青葱计划”中获得的最独特、对自己最有效的帮助是什么?首先有请高朋导演。刚才贾导说到很多导演获得了很多荣誉,高朋导演的《老枪》获得了多项荣誉,能不能跟大家回忆一下参加“青葱计划”的历程?
高朋:我是第四届来参加“青葱计划”的,是在2018年底到2019年上半年期间。我当时的状态是常年一边做广告导演一边写剧本,但没有特别努力地一定要把某个剧本要拍成电影。后来有“青葱计划”第二届的学员白雪导演,她是我大学的同班同学,在青葱的帮助之下拍完了《过春天》,并由田壮壮导演监制。我当时跟她讲了我想写的新故事,她非常振奋,她说我要给自己一个目标,一定要把它写完,不能只当成爱好,我当时看到青葱的截止时间还有2个月,于是这2个月什么都没有做,就是把自己封闭起来写剧本,也确实很幸运地完成了、入选了。
在那个过程中,我的感受是,就像贾樟柯导演说的,在这个电影之后,我接触过很多电影创投,大家各有各的强项和很优秀的创作者。但青葱有一个独特之处,它确实不只是给行业提供一个项目这么简单,它有一个持续半年的培训机制。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这个行业最核心的创作者就是导演,它给行业输送的是导演,而不是一个剧本、或者过往的短片作品。在将近半年的培训机制中,会检验剧本能力、拍摄能力还有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对市场的了解认知和制片层面的培养。
所以在这半年的时间过去之后,青葱输送给行业的是真的可以拍、真的可以和行业前沿公司合作、真的可以把项目做出来、可以把这个事情拿到市场上的导演,这是“青葱计划”成才率非常高的原因,我那时候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当时我们的培训其实不到半年,后来越来越长,我今年发现青葱(的培训)越来越具体、越来越详细,我们那会儿是5个月。我在那之前是广告导演,在电影业基本上跟空白差不多。而5个月之后需要迅速了解必须的知识,让整个行业都认识你。后来经过更多的了解才发现,我们这些人是通过“青葱计划”,用短短5个月的时间,走过了在外面一两年的时间。这是一个巨大的帮助,那时候就是这样一套走下来的。
因为其实做成一个电影的时间太长,像《老枪》各方面都还比较顺利,从2018年底写完初稿剧本,到2024年能够上映是6年的时间。但是在这6年的时间里,一直收到来自青葱前辈还有导演前辈的支持,这6年的支持一直没有断过。因为项目进入到公司投拍,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包括选演员和各种资源的配置。每次有遇到障碍的时候,都有青葱的老师给予帮助,像王红卫老师和晓东老师等等,以及在后期贾导对《老枪》的剪辑提出建议。
青葱还有一点不同是,它依托于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和电影局,感觉有一个无比坚实的后盾,有很多前辈托着你往前走,挺幸福的。
所以就这样6年下来,好像报了一个名,这个事就管了你6年,一直把你电影管出来,上映了、拿了奖;后来也和前后届的学员导演们建立了非常亲近的感情关系。
谢谢!
梁植(主持人):把掌声送给高朋。大家特别有体会,通过参加“青葱计划”有两个关系变得特别近,一个是跟电影艺术家之间的关系,一个是同辈之间的鼓励。大家互相都在想办法,像大家在见面时,一起给现在正在上映的《小白船》继续加油,让《小白船》跟更多人见面。
接下来有请耿子涵导演,《小白船》是她的首作。请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参加“青葱计划”历程。
耿子涵:我是2019年年底参加“青葱计划”的,那时候是本科最后一年,当时面临着毕业考研还是上班的抉择。想拍电影,但怎么拍?就来到了青葱。我得知青葱也是因为白雪导演的《过春天》,这对于在校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信息和很重要的鼓舞,所以我就来了。
对我来说,青葱是一个让我快速成长和密集成长的人生阶段。在学校四五年更多的是着手于技能上的培养,而来到“青葱计划”才真正学会行业怎么运作,怎么把我想做的东西推向各大公司和市场,因为那时候确实不懂。在这几个月密集的培训、面试、甚至比赛的过程中,必须要快速地弄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怎么说服别人,是这样的体验。
正因为青葱是相对长时间甚至是需要大家协作的创投环境,让我们大家的关系很亲。就像小雨导演,我们不在一个城市,每年也能因为“青葱计划”见上好几面。
梁植(主持人):“青葱计划”在《小白船》哪个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让它呈现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面貌?
耿子涵:我觉得一定是在创投的压力下,有这样需求,需要向各个公司和观众去讲述项目讲述故事,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必须要把自己想表达什么,想要怎么说服别人的那些构想想得很清楚、很准确。
我参加的是2019年的“青葱计划”,2020年就疫情了,那一年的青葱也停滞了一段时间。但我们所有的大师班和剧本工坊都在断断续续推进,在那个阶段接受一对一的指导。当时是薛晓路导演来指导我们的剧本,让我们的剧本有了一个新的走向。这样的故事、这样的题材如何能在现在的环境中做出来、呈现出来,从两人关系变成成长故事,这些指导都是很有意义和很实际的。
梁植(主持人):对,这些对年轻的创作者非常重要。青葱的特点大家非常熟悉,大牌导演和创作者会完整地看我们的剧本,坐下来一对一沟通很多细节。而且不仅是这样的沟通,还会在持续创作的每一步上给你更多的支持,这是非常珍贵的。谢谢耿子涵导演,也期待《小白船》能够跟更多观众见面。
接下来有请陈小雨导演。《乘船而去》也是在这几年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包括在中国电影金鸡奖、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新单元等等,都斩获了多项荣誉。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吧,陈小雨导演。
陈小雨:我可以聊点尖锐的吗?我觉得如果不把现在的困难描述得非常清楚,其实并不知道“青葱计划”在解决的是多么大的一个问题。我觉得我们现在属于是,电影是急需创新的,就像那时候法国新浪潮把很多曾经认为是缺陷的技巧变成了一种语言。现在我们在抖音上,观众接受的信息和视听的形式是非常丰富和多样的,我们急需创新。但是现在创新很难发生,因为我们现在在一个非常保守的行业环境里面。
在这行业里面有大量的外行人,掌握着很多的资源。它是非常封闭的。年轻导演很难有机会把自己的影片或者剧本往前推进,哪怕推到一定地步,面对的是大的公司资方,里面几十人背靠背过会给你的剧本提意见,很多意见并不是良性的意见,因为这些人并不对这部作品真正负责。如果说你要带着挑刺的方式去审视一部作品,那么任何经典的电影都经不起这样的审视,而这些人扑灭的东西,会非常轻松地摧毁青年导演的自信。
他们扑灭的是非常珍贵的火焰,而青葱计划保护的就是这样的火焰。首先它给了我们这样的阶梯,让我们从在行业里面一个人都不认识的情况下,往前走。走到一个阶段之后,站在我面前的是导演工坊导师万玛才旦,编剧工坊的导师孙小杭老师。他们都是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去保护创作。创作是从我们的生活和生命体验里面来的最源头的那个东西,而当我们现在的行业都总是用一种市场被验证过的东西在倒推回去的话,是非常滞后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的作品不是朝前走,而是往后走,这让我们产出的东西越来越落后,越来越已经有过,越来越无聊。但是孙老师、万玛才旦老师,以及在“青葱计划”每一位前辈和同伴都鼓励你的是,要把你最富有创造力的那部分保留下来,继续往前走。
这个东西对我们而言,起到的帮助可能在今天都没办法完全看清楚,可能它会持续发酵20年,30年、甚至100年。这是一个优秀的火种的延续,我相信这个火种一定会再次熊熊燃烧。
梁植(主持人):谢谢陈小雨导演,你说得对。保护创作者的初心是青葱很重要的特点。因为从大家刚开始懵懂没有拍过电影,然后到一点点拍下来,导演们都会特别理解。大家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故事那种不确定性、取舍时候的艰难,这些细节资深的艺术家也非常了解,他们会感同身受地引导大家完成长片。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