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力股 | 青葱学员十人十色,梦想起航肆意生长

时间:2019-03-20

导演之于电影行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国内挖掘新人、培养新人的重要活动,CFDG中国青年电影导演扶持计划(简称“青葱计划”)一年又一年地竭尽全力为新人导演们保驾护航,助力他们成长。


第四届青葱计划早已公布十强学员名单,学员们在经历命题短片拍摄和导演训练营阶段后,目前正在进行创投短片的拍摄。


1.jpg


青葱十强



不仅如此,青葱计划和山下学堂合作,为学员们安排了干货满满的业内大咖分享课程,还为学员提供了导师培训场地和拍摄短片的演员。青葱俨然已经成了又一座培养导演的“学堂”。
在春意渐长的三月初,导演帮与本届青葱计划十强面对面地聊了聊天,谈了谈他们做导演的初衷、参与青葱计划的感受与成长、乃至他们在导演生涯的初期是如何理解“导演”二字的。




(成文内容排序不分先后)

陈锅:《小伶人》




陈锅是青葱十强里最年轻的一位,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积累了不少纪录片创作经验。陈锅坦言从电视方向转换身份成为电影导演,是近一年半刚发生的事情。


2.jpg


短片拍摄花絮



能在进入电影行业的早期便参与青葱计划,陈锅感言“有专业团队帮助你往前行,帮你成为一个以导演身份立足的人,是意外之喜。”目前,陈锅正就读于美国查普曼大学道奇学院电影制作专业导演方向,处于研究生二年级阶段,兼顾学业与青葱既辛苦也很值得,她形容这种感觉就像两条腿都在疯狂地往前走。

陈锅将这次参与青葱计划的作品《小伶人》定位为小而稳、轻量级的青春故事。在当下颇显动荡的行业状况下,在陈锅看来这个故事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她希望观众能和她的主人公站在一起,用故事中最“真”、最“人性”的内核去打动别人,“即便没有经历过那样的事件和人生,也会认同那样的故事。”


3.jpg


短片拍摄花絮



对于未来,陈锅自言是佛系一族。未来的路,她希望能走的更稳一些,保护好自己的故事,为整个剧组负责。不管是纪录片还是剧情片,均是陈锅做“表达”的渠道。对于导演这个身份,她有自己的期许,“希望能让大众不断看到被忽略的人,每个人都是既平凡又特别的‘少数群体’。如果有人看了我的电影能被抚慰,那感觉很不错。”





陈延企:《一日游》




陈延企与这届青葱计划缘分的开启,是顺其自然的结果,“正好青葱报名那阵儿,我处于新剧本的修改阶段,希望能得到老师们的指导,便参与了进来。”


4.jpg


短片拍摄花絮



从去年十一月份到现在,陈延企的收获满满。各个阶段导师们给予的建议是清晰且具体的,尊重他的思路和影片基调,在此基础上和他一起捋剧本,帮助他突破迷思。陈延企坦言,“剧本上听取了很多意见,知道下一步如何修改;有了导师们的肯定、鼓励,自己的自信心也更足了一些。”
作为自己的第一部长片作品,陈延企希望能做出明确的个人风格。至于之后的创作道路,他感言自己在倾向上会更偏作者性,制作有趣且不无聊的影片。“具体的说,主题上更关注当下城市人的精神困境,美学风格上精简为主、偏爱固定镜头等等。”


5.jpg


短片拍摄花絮



对于28岁的陈延企而言,导演之路才刚刚启程。蓄力创作持续下去的能量,除了已有的生活体悟外,他坦言不断的学习、感受、阅读、观察生活更为重要。而对于导演这个职业,他认为“导演是一个创作者,应该不断地提供新鲜的东西给这个世界。另一方面,导演像一个被宠坏的孩子一样,就在一个剧组里面,大家会为他服务,也挺幸福的。”





高朋:《老枪》




相比其他刚踏入影视行业的新手学员,已经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近12年的高朋算是“老手”了。
他的从业经历非常丰富,做过副导演、制片助理、枪手编剧、导演助理、写广告创意;从2008年底主做广告导演,也拍微电影、网剧等等,一直在高节奏地养家糊口,却少了自己做电影导演的机会。
6.jpg


短片拍摄花絮



去年底,高朋终于有时间将灵感来源于身边运动员朋友的故事《老枪》写了出来,投递到第四届青葱计划。入选后得到众多资深导师们在剧本以及拍摄技巧上的专业意见是高朋参与青葱计划时抱有的初始目的;但青葱对他还有另一方面的影响,“没来青葱前,我可能就有什么拍什么,不一定会对《老枪》这个项目执着;参加青葱后,导师们对《老枪》的认可增加了我想要为之搏一把的信心。”


7.jpg


短片拍摄花絮



高朋坦言导演的能力是靠一个一个镜头拍出来的,导演的积累是靠多看多拍一步步得来的;而导演这个职业如同其他职业一样,没有特别神圣和了不起,“它是一个你得端正,先有很强的厚实的积累,做好人,才能做好事的职业。”




李晓鸥:《猎风人》




参加青葱计划,对于李晓鸥来说是一次回归自我的过程。2012年从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影视导演专业毕业后,他的工作重心更偏于电视剧、网剧的编剧工作。“做导演是我更倾向的事情,而来青葱正是寻找一种做导演的可能。”


8.jpg


短片拍摄花絮



在创作了大量商业化的剧本比如《唱战纪》、《火爆天王》等之后,李晓鸥在第一次导演长片作品时选择了更偏向个人表达的内容,与他的搭档一起创作了作品《猎风人》。“按照自己本身的情况来说,我更喜欢作者性的、扎实的、有表达的东西。”
李晓鸥直言青葱计划充实了他的导演素养。青葱安排了涉猎整个电影制作工业相关工种的课程,李晓鸥坦言是第一次对各个工种有个更深的认识,更能明晰导演在整个制作中所处的位置。


9.jpg


短片拍摄花絮



同时,有着丰富职业阅历的老师们给与他剧本上和拍摄上的提点,让他更坚持做自己想要做的风格,意见汇总至他这里,修改后的剧本也越发成熟。至于未来能走到哪一步,李晓鸥有八字箴言,“‘但做好事,莫问前程’。把该做的做好,剩下的部分随遇而安。”





刘斯逸:《三贵情史》




四年前,青葱计划第一届启动时,当时还在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读研究生的刘斯逸经由朋友的分享报名了青葱计划。彼时,刘斯逸有幸进入15强且得到了导师们很多的帮助。“那是我第一次写长片剧本,各方面还不太成熟。”


10.jpg


短片拍摄花絮



那次青葱计划也成为刘斯逸的一个转折点。以青葱为契机回国后她便留在北京,拍广告的同时用了三年的时间和编剧朋友一起打磨新剧本。对于第四届青葱计划,她坦言“剧本成熟了,有准备的来了,想要汲取和收获的东西更加明确了。”
她用了类比的方式讲她在此次青葱中的收获。“我和编剧在写剧本时知道人物该去向B点,但我们花了很大力气还是达不到,只能迂回去往A点。这次有老师的帮助和推动,人物抵达了我们最初设想的归宿。”


11.jpg


短片拍摄花絮



在刘斯逸看来,剧本的打磨确实需要耐心的时间过程。电影所具有的魔力,让她愿意去等待。在等待的过程中,她对导演这个职业有着自己的省思。“起初一定是觉得好玩、出于兴趣,当与职业规划挂钩时,态度上的转变是必然的。也就不那么着急了。”





龙凌云:《何处生长》




龙凌云说,参加本届青葱计划或许是他最后一次放手一搏的机会,因为青葱计划有它年龄限制(38岁以内)的门槛;同时对于立志从广告行业转至电影导演的龙凌云而言,能在青葱集中上课,充实自己,而后突破自己,是件十分有吸引力的事情。
作为十强中不是影视相关专业出身的学员之一,龙凌云直言在青葱的这段时间成长得很全面。“青葱安排的课程涉及电影的所有面向,摄影、剪辑、表演、审查、制片等等,对我来说青葱是一座特别好的电影学校。”


12.jpg


短片拍摄花絮



他还坦言在这个过程中对导演工种有了另一番认识。“以往我会觉得导演是独裁者,如今觉得这个行业里大多数的导演是合作者。电影不是一个人做出来的,合作中相互刺激、相互给与的过程是很美妙的。”
龙凌云并没有把成为电影导演作为唯一的目标,高品质的网剧也是他乐意尝试的。“最重要的是能够与观众交流,把想要传达的故事传达至目标受众的心里;现在的想法是从一个广告导演转行变成一个做叙事的导演。”


13.jpg


短片拍摄花絮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龙凌云从上海搬到北京,到北电文学系进修,接而参与青葱计划。做电影这件事的魅力在于他所言“如果我喜欢一件事,我愿意去做那个亲历者,而不是欣赏者。”





王懿雪:《泳往直前》




入选青葱计划,经过训练和提高,进而完成自己的第一部长片是王懿雪参与本届青葱计划的目标。她坦言目前已经受益匪浅。从三十强复审阶段、剧本工坊阶段到导演训练营阶段,用王懿雪的话来讲,导师们的提点常让她感到“哇”,是激动且出乎意料的。


14.jpg


短片拍摄花絮



对于王懿雪而言,收获还在于了解情绪、氛围对于一个作品的重要性。导演训练营阶段,导师帮助她一场一场的顺戏,让她注意到情绪的爆发力量的作用,了解并在意情绪的变化以及情绪之间的关系。
王懿雪说,她一直想做的事情就是讲故事,她有自己独立编剧的两部电影剧本,也同时写了小说《好姑娘的归宿》。电影无疑是最综合性的讲故事的方式,同时在题材趣味上而言,浪漫喜剧、推理悬疑、青少年成长故事是她所偏爱的。


15.jpg


短片拍摄花絮



对于未来的规划,王懿雪言简意赅地讲了三个字“做电影”。这三个字背后包含了许多,其中之一便有对导演职业的认识,“我觉得导演这个职业是要在坚持自我的表达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中间找一个你自己舒适的点。”这个舒适点的寻找或许是每个导演生涯开启时的自修课。





韦永垚:《大祭司》




卸下学生身份后,青葱计划是韦永垚参与的第一个青年导演扶持计划。他自言很幸运能进入到青葱计划当中,“来之前和许多前辈聊,他们讲到青葱计划对我们的帮助很大。很幸运能走到现在这个阶段。”


16.jpg


短片拍摄花絮



在参与青葱计划之前,《大祭司》的剧本已完成有一段时间了。颇让韦永垚兴奋的是,几个月来导师们的指导,为之前较为分散好玩的元素找到了一条新的闭合的故事线。“我将问题提出来,导师们会针对性地给出几个解决方案供我选择。他们把选择权交给我,不停地提建议给我,是非常有益的过程。”
每位导师帮助学员们处理问题时的方式不一,或引导循循善诱、或给出面对不同问题的不同解决办法。在韦永垚看来都是殊途同归,导师们总能拿捏对学员们困惑的要害,对症下药。


17.jpg


短片拍摄花絮



对于韦永垚而言,做电影是可以将他脑海中走神过的、想象过的故事实现的美好过程。对于未来的规划,他希望能更好的平衡电影与生活,“很难去奢望说以后要拿什么大奖,只是说在电影和生活里面有一个很好平衡,当然能去尝试更多生活的可能性,我觉得是最好。”





闫啸林:《难念的经》




青葱计划截止报名的前一天晚上十一点,导演闫啸林带着《难念的经》项目,在最后一刻进入了本届青葱计划的400多个剧本当中。


18.jpg


短片拍摄花絮



在青葱计划有众多前辈的指导也是闫啸林特别看重的地方。真正参与青葱之后,他还收获了一颗宝贵的平常心。“接触青葱之后,不管是业内资深的前辈、导师们、工作人员、组织者给我很平和、真诚、亲近的感觉,我之前和业内人打交道不多,第一次接触完全没有不适应的感觉。”
经济学出身的闫啸林在大学期间自学电影,创作了十几部短片和一部长片《港片年华》。他是十强中跨届导演之一,他将自学电影的过程称为顺理成章,“就像你喜欢看别人打球,自己就会打两下感受下,打得挺好就继续打下去,没什么特别。”


19.jpg


短片拍摄花絮



至于未来,闫啸林深知“想做”的与“能做”之间有太大的鸿沟去跨越,与其规划不如顺其自然,这大抵也是平常心的另一种解释。





周润泽:《一个好学生的诞生》




在2017年,周润泽已完成剧本《一个好学生的诞生》。他把这个现实主义青春成长故事定位为他“目前为止对生活的观察总结。”剧本字数多达五万五千字,远超出一般剧本的标准字数。而这正是青葱帮助他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20.jpg

短片拍摄花絮
周润泽直言让创作者本人删减剧本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一方面不想取舍,另一方面不知道如何取舍。导师们为他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他们可以迅速找到适合我的语言环境,知道怎么跟我聊后,我会接受他的意见和观点。循循善诱很重要。”
这也正是周润泽在青葱计划中的最大收获之一。从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大学电影系毕业的他,在国内鲜有同学、老师,同时在工作中也很难遇到专业能力够强的老师,青葱计划在这方面补足了周润泽的需求。导演训练营阶段,导师增强了他创作强烈极致自我风格作品的信念。


21.jpg


短片拍摄花絮



至于何为“导演”,在他看来是把控整个电影项目艺术走向的角色。导演是平凡的,也是特别的。“我把导演看做工种之一,不高也不低;同时导演是让整个剧组共同往一个方向努力的那个人,团队越大,责任越大。”





十位新导演,十种不一样的色彩





新导演们想要在保有自身创作特色与风格的同时,完善自身,补足缺憾,并不是一件易事。俗话讲,当局者迷。所以新导演们的成长需要契机,青葱计划正是他们能在其中肆意生长、不断进步的大家庭。
而在颇为浮躁的行业环境中,这样一批对自我表达、对影像、对本土故事有敏锐触角的新导演,在踏踏实实地探索兼顾市场化的表达,他们的未来值得期待。



返回